送张待制知越

严助厌承明,东南抗使旌。
箕裘汉相子,屏翰越王城。
胜概须留赏,仙舟莫计程。
湖光八百里,风月有馀清(同上书卷一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送别朋友张待制去越地(今浙江绍兴一带)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越地风光的赞美。

前两句“严助厌承明,东南抗使旌”是说张待制像汉代名臣严助一样厌倦了朝廷生活,现在要高举使节旗帜去东南赴任。这里用历史人物作比,既夸赞朋友才能,又点明此行意义重大。

中间四句最精彩。“箕裘汉相子”夸朋友继承了父辈的才能(箕裘指继承家业),去越王城当官再合适不过。“屏翰”比喻朋友像屏障一样能守护一方。接着诗人劝朋友:越地风景太美,你到了可要好好欣赏,别急着计算归程啊!这里的“仙舟”既指赴任的船,也暗含“神仙般惬意”的意思。

最后两句“湖光八百里,风月有馀清”是千古名句。用夸张手法写越地湖泊广阔(八百里镜湖是绍兴名胜),清风明月的美景永远欣赏不完。“有馀清”三字特别妙,既说风景清幽,也暗指朋友为官清正,余韵悠长。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送别图:有对朋友能力的信任,有对他赴任的期待,更有对江南山水的神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洒脱的情谊——不写离愁别苦,反而兴奋地说“那边风景绝佳,你多玩会儿再回来”,这种豁达的祝福方式在今天看来依然清新动人。

李昭述

(961—1059)宋深州饶阳人,字仲祖。李宗谔子。以荫入仕。赐进士出身。历河北转运使,措置抚定江陵屯兵动。徙知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而欲为乱,因昭述而寝其谋。累迁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水灾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官终尚书右丞。卒谥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