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和谐景象,用简单生动的语言传递出治国理政的理想状态。
前两句"宽大书方布,欢声四海同"说的是:皇帝推行宽厚的政策(就像展开一张大布),让全国各地都充满欢欣鼓舞的声音。这里用"布"比喻政策,形象地表现出治国方略的广泛覆盖性。
后两句"阳春如有脚,造物不言功"更有意思:把春天比作长着脚的人(拟人手法),悄悄走遍大地带来生机;而大自然(造物主)默默创造万物却不居功。这既是在赞美春天,也是在暗喻好的统治者应该像春天一样普惠百姓,像自然一样不张扬自己的功劳。
全诗最妙的是把治国之道和自然规律融为一体,用"春天气息"来比喻仁政的效果。既写出了春天带来的喜悦,又含蓄地表达了"好的统治应当润物无声"的政治理想,读来清新自然又意味深长。
许应龙
(1168—1248)福州闽县人,字恭甫。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籍田令、太学博士。理宗即位,首陈正心为治国平天下之纲领,迁著作郎。出知潮州,训阅军兵,平息盗寇,安抚峒僚,治绩有声。端平初,召为礼部郎官,累官兵部尚书,后以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有《东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