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待制知越

严助厌承明,东南抗使旌。
箕裘汉相子,屏翰越王城。
胜概须留赏,僊舟莫计程。
湖光八百里,风月有馀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好友张待制赴任越州(今浙江绍兴)而作的送别诗。全诗通过轻松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祝福和对越地风光的赞美。

首联"严助厌承明,东南抗使旌"用汉代严助的典故,暗示张待制像严助一样厌倦了京城生活,如今持节东南赴任。这里用典自然,既点明友人身份,又暗示他此行的正当性。

颔联"箕裘汉相子,屏翰越王城"称赞张待制继承了父辈的才能(箕裘喻继承父业),将像屏障一样守护越州。这两句既赞美友人家学渊源,又对他治理地方寄予厚望。

颈联"胜概须留赏,僊舟莫计程"转为轻松笔调,劝友人不必急着赶路,要好好欣赏沿途美景。"仙舟"的比喻充满诗意,暗示这是一次愉快的旅程。

尾联"湖光八百里,风月有馀清"以越州著名的鉴湖风光作结。用"八百里"极言湖面广阔,"风月馀清"则描绘出湖上清风明月、澄澈空明的美景,暗含对友人清廉为官的期许。

全诗结构精巧,从送别缘由到临别赠言,再到对赴任地的赞美,层层递进。语言清新自然,用典贴切而不晦涩,将送别之情与山水之乐完美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送别诗特有的温雅风度。特别是最后对湖光风月的描写,既是对越地美景的赞叹,也暗含对友人政绩的期待,可谓意味深长。

李昭述

(961—1059)宋深州饶阳人,字仲祖。李宗谔子。以荫入仕。赐进士出身。历河北转运使,措置抚定江陵屯兵动。徙知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而欲为乱,因昭述而寝其谋。累迁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水灾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官终尚书右丞。卒谥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