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骑马游览水西太平寺一带的春日景象,充满闲适愉悦的游兴。
首联"胜日须行乐"直接点明主题:美好春日就该出门游玩。诗人与朋友并排骑马(联镳)来到水西,开篇就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颔联用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沿途风景:桐花丛中传来骏马的嘶鸣声(騕袅指良马),松树林间隐约可见寺庙(招提即佛寺)。一动一静的描写让画面鲜活起来。
颈联聚焦两个特色景点:碎月滩的水声依旧潺潺,披云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碎月""披云"这两个地名被巧妙融入诗句,既写实景又充满诗意。
尾联写老僧讲述古迹往事,诗人觉得这里处处都值得题诗留念。通过"老僧谈故迹"的细节,将眼前景与历史感结合,而"随处可留题"则表现出诗人被美景激发的创作冲动。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春日游记画卷。诗人通过马蹄声、水声、老僧谈话等声音元素,配合桐花、松树、云雾等视觉元素,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流露的题诗兴致,更展现出文人雅士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方式。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