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主善为师道正隆,宣尼此意正无穷。
如何后代相师者,不及巫医与百工。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老子》为引子,用对比手法探讨了"为师之道"的核心问题。

前两句说:老子主张"以善为师"(向善良的人学习),这种教育理念博大精深,孔子(宣尼)也推崇这种思想。这里强调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品德为根基。

后两句笔锋一转,批评现实:为什么后来的教书人,连巫医和工匠都不如?诗人用"巫医百工"作对比——这些职业至少需要真本事才能立足,而有些教书人却空谈道理,自身品行和学识都不过关。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巫医百工"这种接地气的对比,让读者立刻明白问题所在
2. 揭示教育本质不是空谈道理,而是要以身作则
3. 讽刺那些不修德行、没有真才实学的"老师"

简单说就是:好老师首先要自己品行端正、有真本事,否则连手艺人都不如。这种批评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