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拾梦斋听箫燕饮
严城一角聚蒲牢,杯酒说前朝。
重来无限笙歌地,对西山、红叶萧萧。
抛尽千盘珠泪,能酬几寸鲛绡。
凭将老柳曳新条,尘外织孤巢。
与君都在秋声里,细听来、中有春潮。
守护一支残梦,消磨半日清箫。
重来无限笙歌地,对西山、红叶萧萧。
抛尽千盘珠泪,能酬几寸鲛绡。
凭将老柳曳新条,尘外织孤巢。
与君都在秋声里,细听来、中有春潮。
守护一支残梦,消磨半日清箫。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场秋日聚会,但字里行间藏着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暗涌的希望。
上片从聚会场景切入:城墙角落传来钟声(蒲牢是钟上神兽,代指钟),大家喝酒聊着往事。旧地重游,当年歌舞繁华的地方,如今只见西山红叶飘零。这里用"抛尽珠泪"形容落叶,暗示人生中付出的情感就像散落的珍珠,而"鲛绡"(传说中鲛人织的薄纱)则比喻这些付出换来的回报很有限。
下片笔锋一转:老柳树抽出新枝,在尘世之外筑起孤独的巢——这既是实景,也暗示着人在沧桑中仍保持希望。虽然身处萧瑟秋声里,但仔细聆听,却能发现其中暗藏的春天气息。最后两句最动人:大家共同守护着未完成的梦想,用半日箫声来消解愁绪。
全词妙在把"听箫饮酒"的普通聚会,写出了三层境界:表面是秋日小聚,中层是人生感慨,深层却藏着"秋声中听春潮"的生命韧性。尤其"老柳新条""秋声春潮"的对比,把中年人历经沧桑仍心怀希望的状态,写得既含蓄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