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子班

雉子将雏虽两雌,麦田青青四月时。
雉子班班上毛衣。
网罗一相失,误为囮所危。
吁嗟尔为囮误,又忍为我媒(叶)。
我今谢尔死,岂忍须臾迟。
两雉死同归,琴声鼓之为嗟咨。
英英鹴雌儿,百鸟不敢欺,只如燕燕傍人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一只母野鸡的悲剧故事,展现了动物世界的残酷与母爱的伟大。

开头描绘温馨画面:两只母野鸡带着雏鸟在四月青绿的麦田里觅食,小野鸡羽毛斑斓可爱。突然转折,其中一只母野鸡被猎人设下的"囮"(诱捕鸟类的假鸟)迷惑,误入陷阱。这里用"网罗一相失"生动表现了生死分离的瞬间。

最震撼的是后续发展:被诱捕的母野鸡宁死不屈,拒绝做猎人诱捕同类的工具,当场以死抗争。另一只母野鸡也不愿独活,双双殉情。诗人用琴鼓之声渲染这场悲剧,就像在为它们奏哀乐。

结尾意味深长:真正的猛禽(鹴雌)能让百鸟畏惧,而这些善良的野鸡却像家燕般亲近人类,反遭毒手。通过野鸡与猛禽的对比,暗讽人类利用善良弱点的残忍。

全诗用动物寓言的形式,既展现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法则,更歌颂了超越物种的母爱与气节。母野鸡的刚烈选择,比许多人类面对压迫时的妥协更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