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意

燕甸风流胜洛阳,莺花三月绣成行。
云迎旭日连鳷鹊,霞散长虹绕凤凰。
凤凰鳷鹊临驰道,驰道杨垂玉沟草。
七贵香车佳气多,五侯珠履春光早。
侯门公子日联翩,白哲青丝傲少年。
舞榭歌台纷扑地,哀弦急管闹喧天。
一生美妾过三百,岂吝新丰斗十千。
十千三百欢娱处,醉倒红妆不知曙。
庭院偏栽夜合花,池塘尽种相思树。
相思夜合度寒宵,百态千容各斗娇。
春风飞鞚龙为马,明月横吹凤作箫。
凤箫龙马势侵云,蜀锦齐纨日日新。
腰间宝铗光流雪,头上犀簪气辟尘。
犀簪宝铗万人誇,踏絮寻芳乐事赊。
共携侠客荆高辈,遥指红楼第一家。
红楼少女孰当垆,似识真娘与薛涛。
一见清容心自醉,千金买笑价能高。
千金买笑留连久,铜盘吐蜡明如昼。
拂袖低垂弱柳腰,弹筝半出柔荑手。
柔荑弱柳不胜春,对客含羞倚绣茵。
生憎织女经年度,笑杀嫦娥不嫁人。
嫦娥织女怜孤独,忍使巫山空六六。
上客何妨脱鹔鹴,仙郎更请翻鸲鹆。
鹔鹴鸲鹆醉如泥,步入天台路易迷。
烟花洞口春方好,歌舞楼头月未低。
春来歌舞欢无已,更怀匕首临燕市。
肯拚身命若鸿毛,直把肝肠照秋水。
交通戚畹与貂珰,豪横由来不可当。
剧孟一身堪敌国,郭翁片语挫侯王。
别有权门负天宠,左平右墄相矜重。
结客批根并引绳,下交执辔兼摩踵。
家藏金穴辟铜山,异宝周搜到百蛮。
火浣侍儿皆曳地,摩尼诸婢动鸣环。
天道由来有亏损,突兀冰山愁见睍。
长信宫中斗锦鸡,咸阳市上牵黄犬。
魏其池馆静无喧,夜雨狐啼霍氏门。
可叹张罗无燕雀,何须沁水夺田园。
长安大道平如掌,几见摧轮翻道上。
贺监应思镜水波,陶君自老山中相。
已矣乎归去来,书生十载困蒿莱。
嘶风蹀躞至燕市,何时更筑黄金台?
幽兰莫道无人赏,谷底春风亦自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长安城的繁华盛景和贵族子弟的奢靡生活,同时也暗含了对这种浮华生活的讽刺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 开篇先描绘长安城的美丽风光,用"燕甸风流胜洛阳"点出长安比洛阳更繁华。通过"莺花三月"、"云迎旭日"等意象,展现出一幅春日长安的绚丽画卷。

2. 接着描写贵族子弟的奢靡生活:"七贵香车"、"五侯珠履"、"一生美妾过三百"等句,生动展现了权贵们挥金如土、纵情声色的生活状态。他们整日醉生梦死,"醉倒红妆不知曙"。

3. 诗中还描写了贵族们的娱乐活动:骑马、听音乐、逛青楼。"千金买笑"、"铜盘吐蜡"等细节,凸显了他们的挥霍无度。

4.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用"天道由来有亏损"暗示这种奢靡生活不会长久。"冰山"、"黄犬"等意象预示着富贵如浮云,终将消散。

5.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虽然羡慕权贵的富贵生活,但也看透了其中的虚幻。用"幽兰莫道无人赏"表明自己宁愿保持高洁品格,像山谷中的兰花一样自得其乐。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看到长安城的繁华景象
- 对比手法运用巧妙,前半的奢靡与后半的衰败形成强烈反差
- 语言华丽但不浮夸,既有对繁华的描绘,又有深刻的思考
- 结尾处表明心志,展现了文人应有的品格

诗人通过描写权贵的奢靡生活,实际上是在告诫人们: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才是最重要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