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太守致仕

吴学犹传旧教条,南来别驾路何遥。
上章忽入新■报,增秩仍为大府僚。
老去乌纱常在首,閒来金带巳横腰。
人生止足谁知得,乡里高名岂自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汪太守退休回乡,作者为他送行时写下的感慨。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出对朋友人生选择的赞赏。

前四句写汪太守的为官经历:他在吴地(今江浙一带)当官时,坚持传统的为官之道;后来调任南方偏远地区当副职(别驾)。突然有一天,朝廷的任命文书(新■报)下来,他升了官阶(增秩),成为高级官员(大府僚)。这里用"忽"字,暗示升迁的意外和突然。

五六句用两个生活细节刻画退休后的闲适:虽然老了,但官帽(乌纱)还常戴在头上,说明他依然保持官员的气度;闲暇时,象征官位的金带已经随意地横在腰间,显示不再受公务束缚的自在。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人生要懂得适可而止(止足),这个道理有几个人真正明白?你在家乡的好名声,哪里是自己刻意追求来的呢?这里既夸赞朋友懂得急流勇退的智慧,也暗含对官场追名逐利风气的批评。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具体的生活画面(乌纱、金带)代替说教,通过对比"升官"与"退休"两种状态,自然引出"知足常乐"的人生哲理。最后用反问句收尾,让读者自己思考名利与人生价值的关系,显得含蓄有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