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罗浮

层峦如障踞循州,天外三峰翠欲流。
钟磬半沉萧寺月,烟霞深锁汉宫秋。
瑶台花发临溪水,琪树鸾栖对石楼。
一望仙源心便往,几时携鹤住丹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如梦如幻的仙境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修仙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用"层峦如障"形容山势连绵,像屏障一样守护着循州(今广东惠州),而"天外三峰"则突出罗浮山主峰高耸入云的壮丽。"翠欲流"三字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青翠的山色像要流淌下来一样。

中间四句通过四个经典意象展现罗浮山的神秘:月光下寺庙的钟声、云雾缭绕的古老宫殿、溪边盛开的仙花、栖息着神鸟的玉树石楼。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其中"萧寺月"和"汉宫秋"的搭配尤其巧妙,把寺庙的幽静和宫殿的沧桑感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说看到这样的仙山胜境,内心立刻产生了隐居的念头,渴望带着仙鹤住进这神仙洞府。"携鹤"和"丹丘"都是道教修仙的典型意象,用在这里既点明主题,又给全诗增添了飘然出尘的韵味。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不是简单描写风景,而是把自然景观和神仙传说完美融合,让读者不仅能看见罗浮山的美,更能感受到它作为道教名山的神秘气质。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正是中国山水诗的精妙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