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关

竹阴线路如螺袅,乱叶扶人出天杪。
群岚金碧荷万支,塘是横阑海为沼。
海烟一缕摇薄晴,远山日落天微赪。
鸟从海岸明边下,帆向山根缺处行。
帆回鸟转含遥夕,气似初凉弄秋碧。
生怜下界怯寒飙,好向蓬莱放歌席。
关人不识兵革愁,卷帘日坐关上楼。
兴来自作桃花醉,梦挟沧溟西北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关要塞的壮丽画卷,充满了奇幻色彩和超脱现实的浪漫想象。

开篇用"竹阴线路如螺袅"形容山路像螺壳纹路般盘旋,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云雾缭绕的仙境。第二句"乱叶扶人出天杪"更是妙笔,仿佛落叶都在托着人往天上飞,营造出飘飘欲仙的感觉。

中间八句用绚丽的色彩描绘边关景色:金色的山峦像万朵荷花绽放,大海仿佛成了小池塘;海上的薄雾、夕阳染红的天空、归巢的飞鸟、山间穿行的帆船,共同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水墨画。特别是"帆向山根缺处行"这句,生动展现了船只从山间缺口驶过的画面。

后六句转入抒情,写边关将士的生活状态。在秋意渐浓的傍晚,他们像仙人般在蓬莱仙境饮酒放歌。最有趣的是结尾"梦挟沧溟西北流",将军人豪迈的梦想比作能卷起沧海向西北奔流的巨力,既夸张又充满英雄气概。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平凡的边关生活写得如同仙境:守关军人不愁战事,整日在城楼饮酒作乐,把严肃的军旅生活浪漫化,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诗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如把大海说成小池塘),让边关风光显得格外壮丽神奇。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