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七夕夜泊舟湖口的所见所感,用简单对比勾勒出时空流转的意境。
前两句"此夕新湖汊口,昨年古浪城楼"形成鲜明对比:今晚停泊在新湖的岔口,去年此时却在高高的城楼上。通过"新湖"与"古浪"的地名对仗,暗示人生就像不断变换的驿站,每个停留点都有独特风景。
后两句"笑看新月生处,曾到斜阳尽头"更显豁达:诗人微笑着看新月升起的地方,其实正是昨天夕阳沉没的同一方位。这里用"新月"和"斜阳"的交替,暗喻人生起伏就像自然规律般平常。特别用"笑看"二字,表现出对命运变迁的从容态度。
全诗妙在将地理位移(湖口/城楼)和时间流转(新月/斜阳)巧妙融合,用七夕这个特殊时间节点,道出"人生处处是风景"的哲理。看似简单的四句话,却像一幅水墨画,留白处让读者自己品味人生旅途中的种种际遇。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