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古北口

秋狝岁常经,岩壑悉曲折。
临洮及瀛海,一带如眉列。
废兴怀千古,守德可无设。
即今乃外户,何用增筑缺。
关外夏报旱,赤地愁龟裂。
为之祈甘霖,虽沾恐过节。
按辔兹历览,殊与所虑别。
山巅固稀种,种亦多夭札。
稍下及谷中,芃芃原穗结。
十分则已失,仍可望七八。
所以市廛间,米价原一辙。
前途则未知,讵可即怡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在秋天巡视古北口时写下的,主要表达了他对边疆治理和民生问题的思考。

开头写皇帝每年秋天都会来古北口打猎,对这里的山势地形很熟悉。他看到从临洮到渤海一带的山脉像眉毛一样排列着,不禁联想到历史的兴衰,认为守住道德比修建防御工事更重要。

中间部分转折写到关外遭遇旱灾,土地干裂让人发愁。虽然祈雨成功,但又担心雨水过多。这种矛盾心理展现了统治者对百姓疾苦的牵挂。

接下来用对比手法描写不同海拔的庄稼长势:山顶庄稼稀少且容易枯萎,但山谷里的庄稼却长得茂盛。虽然收成达不到十分,但七八分还是有望的。这说明因地制宜很重要,也暗含治国要顺应自然的道理。

最后写市集上米价稳定,但想到前途未卜,又不敢高兴太早。这体现了统治者居安思危的谨慎态度。

全诗通过巡视途中的所见所感,将自然景观、民生疾苦、治国理念巧妙融合,展现了乾隆作为帝王的责任感和务实精神。语言平实但内涵深刻,既有对百姓的体恤,也有对治国之道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