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扫眉人)在月夜下思念远方情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物件描写传递出深沉的相思之情。
上片用"月子对弯弯"描绘出新月如眉的夜晚,女子独自倚栏,罗袖生寒。"笙鹤去瑶天"用仙鹤飞走的意象,暗示情人远去,只剩月光下孤独的蟾蜍(代指月亮)在流泪,营造出凄清寂寥的氛围。
下片转入对信物的描写:打开琉璃匣中的眉子砚(叶小鸾用过的砚台),像被樱桃雨润湿般温润,仿佛还能闻到墨香。反复读着砚台上的小字,眼前又浮现出情人远山般的黛眉。这里"远山"既指女子描画的眉形,也暗喻相隔千山万水的思念。
全词妙在"以物传情":通过砚台这个具体物件,串联起现实与回忆。女子把玩旧物时,砚台上的字迹让她想起情人描眉的情景,此刻的孤寂与往日的温馨形成强烈对比。月光、砚台、远山等意象层层递进,把说不尽的相思都凝练在这方小小的砚台之中。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