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

去如断雁失群飞,来是高僧出定归。
无去无来林下客,吟魂一片共依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随心的禅意境界,用通俗的比喻和画面感传递深刻哲理。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两种状态:"去"时像离群的孤雁独自飞远,显得孤独决绝;"来"时又像高僧结束禅定归来,带着从容安宁。这一去一来之间,暗含人生聚散无常的漂泊感,但同时也透露出对精神归宿的追求。

后两句笔锋一转,点出真正的境界在于"无去无来"——既不执着离去,也不刻意归来,像隐居林下的高人,超脱于世俗的来去纠葛。最后用"吟魂一片共依依"收尾,把抽象的精神状态化作具象画面:诗人的灵魂与自然融为一体,像薄雾般轻柔地萦绕在林间,传递出物我两忘的和谐感。

全诗妙在用雁群、高僧、山林等常见意象,组合出富有层次的精神世界。看似在写云的去来变化,实则隐喻人生的三种境界:执着追寻(断雁)—暂时安定(高僧)—最终超脱(林下客)。这种由动到静、由外求到内观的升华过程,正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心灵归宿。

连文凤

福州三山人,字百正,号应山。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