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寺旁山大石偶得

大石松根坐每酣,晚风随意扫晴岚。
百千病孔磨人世,七十峰头寄佛庵。
开眼于今真自阔,安心到此更谁参。
翳门关口云深处,多少游人路未谙。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作者坐在山寺旁的大石头上,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与人生的思考。下面我将从诗歌的内容、情感、意境和语言四个方面进行通俗易懂的解析。

一、内容解析:

1. “大石松根坐每酣”:描述了诗人坐在大石头上,依托松树的树根休息的情景。这里表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体验。
2. “晚风随意扫晴岚”:晚风轻轻吹过,仿佛是在随意地扫除晴天的雾气,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3. “百千病孔磨人世”:世间百态如同被磨砺的孔洞,暗示人生的曲折与磨砺。
4. “七十峰头寄佛庵”: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佛寺所在的七十峰顶,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5. “开眼于今真自阔”: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一切,心境豁然开朗。
6. “安心到此更谁参”:心在这里安定下来,不再有任何疑虑和挂念。
7. “翳门关口云深处”:云雾深处的关口和遮蔽阳光的地方,象征着隐秘的境地或未知的世界。
8. “多少游人路未谙”:多少游客对这条路还不熟悉,暗示着人生道路上还有许多未知需要探索。

二、情感解析:

诗歌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与自在,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人在与自然对话中,寻求心灵的安宁和自我超越。

三、意境解析:

诗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述,创造了一个宁静、超脱、充满思考和探索的意境。诗人通过坐看大自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浩渺。

四、语言解析:

诗歌运用了许多具象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如“松根”、“晴岚”、“病孔”、“佛庵”等,使得诗歌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思考。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

总结:这首诗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