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遇避寇人过江

半夜频呼起,寒风送我行。
英雄消马迹,天地感鸡声。
垒破才添戍,村空又避兵。
始知班定远,不肯作书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逃难的艰辛场景,展现了普通人在动荡年代的真实处境。

半夜里一次次被惊醒催促赶路,刺骨寒风中被迫踏上逃亡之路。开篇就用"频呼起"三个字生动刻画出逃难的紧迫感,连安稳睡觉都成了奢望。

诗中"英雄消马迹"暗指战场上连英雄都难觅踪迹,而黎明鸡鸣却让天地动容——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平凡百姓的生命在乱世中反而更显珍贵。

后四句直接描写战争破坏:城墙刚修补好又要增兵驻守,村庄刚被洗劫一空又要继续逃难。最后借班超(班定远)的典故,点明乱世中书生无用武之地,暗含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白描手法拍摄的纪录片镜头:寒夜赶路、破败村落、仓皇人群。诗人通过这些真实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苦难,传递出对和平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