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①
群雄竞逐青县道,万民生命等秋草。
郊原几处戎马嘶,麦陇青青皆枯槁。
蟊贼未死魃鬼兴,乘风每将慈云扫。
炎炎赫赫旱象呈,劫后遗黎焉能保。
上帝眷顾悯众生,特颁甘露垂青昊。
漫润滋养枯复荣,共说今年麦收好。
衡门野老获亦丰,一杯浊酒几绝倒。
天心相民大可见,残民得勿干天讨(数年后,所谓伊人者俱不得其死。)。
郊原几处戎马嘶,麦陇青青皆枯槁。
蟊贼未死魃鬼兴,乘风每将慈云扫。
炎炎赫赫旱象呈,劫后遗黎焉能保。
上帝眷顾悯众生,特颁甘露垂青昊。
漫润滋养枯复荣,共说今年麦收好。
衡门野老获亦丰,一杯浊酒几绝倒。
天心相民大可见,残民得勿干天讨(数年后,所谓伊人者俱不得其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村在战乱和旱灾双重打击下的悲惨景象,以及天降甘霖后农民重获生机的喜悦。全诗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老百姓在灾难中的脆弱和自然的残酷,同时也歌颂了生命力的顽强。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呈现乱世画面:军阀们在青县道上厮杀,百姓的命像秋草一样被随意践踏。战马在田野嘶鸣,本该绿油油的麦田全部枯黄。这里用"戎马嘶"和"麦枯槁"的意象,把战争和饥荒直接联系起来。
中间六句描写更可怕的天灾:虫灾未消又遇旱灾("蟊贼未死魃鬼兴"),热风卷走最后的希望。诗人用"炎炎赫赫"形容旱情之烈,老百姓在劫难中奄奄一息。转折出现在"上帝眷顾"四句,写久旱逢甘霖的奇迹——枯黄的麦苗返青,农民们欣喜若狂地传颂丰收喜讯。
最后四句特写一位老农:简陋的茅草屋里("衡门"),老人捧着丰收的粮食,喝着浊酒醉醺醺地手舞足蹈。诗人由此升华主题:老天终究是站在百姓这边的,那些残害百姓的人("残民者"),最终都遭了报应——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暗示了恶人的下场。
全诗最动人的是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张力。前半段像灰暗的灾难片,后半段突然变成明亮的丰收喜剧。诗人用"秋草""枯槁""魃鬼"等意象写苦难,又用"甘露""复荣""浊酒"写喜悦,最后用老农醉酒的生动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农民朴素的幸福感。结尾的道德警示也发人深省,体现了古代"天人感应"的朴素正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