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敏临米天马赋卷子真迹余弟德尹以十二金购自卖骨董某家鉴微上人贻书张𡵚老谓为远客攫去足值五十金𡵚老作长歌纪其语至呼弟为恶客且云此公诗歌妙绝特削其名氏正欲寄元激之使战语托滑稽其实乃深忌之也时德尹已北去戏
古来善书者,称圣亦称颠。
张芝米芾相继出,遂觉格势大变非从前。
华亭老宗伯,落笔何翩翩。
众中自集一家法,学本人力姿由天。
偶然放手模写天马赋,一斑窥豹知其全。
人间流落有此本,几逐市贩同推迁。
昨来忽入好事眼,三百十字颗颗明珠圆。
倾囊倒箧可笑不自量,巧取或怵他人先腰缠。
十金一挥随手尽,世上乃有此种扬州仙。
还家但徒步,不办书画船。
老僧旁观叹且妒,谓此可值五十千。
大为得者长声价,贉卷十倍增鲜妍。
语闻张子恍然失,固是痴癖宁非贤。
君家向来收藏亦已夥,细入针孔思贯穿。
得无羡鱼人,往往犹临渊。
去年卧病九十日,料理药物供高眠。
颇闻典卖及古玩,何异开阁散遣诸婵娟。
故人传与卫生诀,拨弃嗜好年方延。
性之所近终不化,如啖石蜜甘中边。
又如雅量暂止酒,曲车相遇口角仍流涎。
作诗相恼觊一掷,寸铁不用张空弮。
岂知怀宝出间道,捲旗卧鼓有似刀藏铅。
无端索和乃到我,野战突上荒山巅。
谓我曾经阅此卷,劘垒相向师非偏。
我能为汝咸其辅颊舌,使汝鉥肾刻肺饮食梦寐中难捐。
书评髣髴举大概,虎跳凤翥龙蜿蜒。
若将墨宝比良剑,也应光怪直射文星躔。
然而达人宜自广,美玉岂必收于阗。
贪多务得物斯聚,富而可求吾亦为执鞭。
近来书画大半入秘府,居奇几辈包裹充夤缘。
三间茆屋配汝作清供,书生习气如此真可怜。
犹复哓哓引喙较得失,物情什伯千万胡相悬。
我于妙墨岂不好,只坐欲买羞涩囊无钱。
金奁玉轴所见不为俭,过眼瞥尔心恬然。
必教一一皆已有,天地何以生云烟。
况闻佛法无我相,试拈此句诘老禅。
滑稽代作解嘲语,满纸倔强定有澜翻篇。
输攻倘许破坚壁,正恐笔削为无权。
严诗他日编杜集,能禁此客姓氏泯泯终无传。
张芝米芾相继出,遂觉格势大变非从前。
华亭老宗伯,落笔何翩翩。
众中自集一家法,学本人力姿由天。
偶然放手模写天马赋,一斑窥豹知其全。
人间流落有此本,几逐市贩同推迁。
昨来忽入好事眼,三百十字颗颗明珠圆。
倾囊倒箧可笑不自量,巧取或怵他人先腰缠。
十金一挥随手尽,世上乃有此种扬州仙。
还家但徒步,不办书画船。
老僧旁观叹且妒,谓此可值五十千。
大为得者长声价,贉卷十倍增鲜妍。
语闻张子恍然失,固是痴癖宁非贤。
君家向来收藏亦已夥,细入针孔思贯穿。
得无羡鱼人,往往犹临渊。
去年卧病九十日,料理药物供高眠。
颇闻典卖及古玩,何异开阁散遣诸婵娟。
故人传与卫生诀,拨弃嗜好年方延。
性之所近终不化,如啖石蜜甘中边。
又如雅量暂止酒,曲车相遇口角仍流涎。
作诗相恼觊一掷,寸铁不用张空弮。
岂知怀宝出间道,捲旗卧鼓有似刀藏铅。
无端索和乃到我,野战突上荒山巅。
谓我曾经阅此卷,劘垒相向师非偏。
我能为汝咸其辅颊舌,使汝鉥肾刻肺饮食梦寐中难捐。
书评髣髴举大概,虎跳凤翥龙蜿蜒。
若将墨宝比良剑,也应光怪直射文星躔。
然而达人宜自广,美玉岂必收于阗。
贪多务得物斯聚,富而可求吾亦为执鞭。
近来书画大半入秘府,居奇几辈包裹充夤缘。
三间茆屋配汝作清供,书生习气如此真可怜。
犹复哓哓引喙较得失,物情什伯千万胡相悬。
我于妙墨岂不好,只坐欲买羞涩囊无钱。
金奁玉轴所见不为俭,过眼瞥尔心恬然。
必教一一皆已有,天地何以生云烟。
况闻佛法无我相,试拈此句诘老禅。
滑稽代作解嘲语,满纸倔强定有澜翻篇。
输攻倘许破坚壁,正恐笔削为无权。
严诗他日编杜集,能禁此客姓氏泯泯终无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书画收藏的趣事,用幽默夸张的笔法展现了文人间的雅趣与较劲。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
1. 故事背景:
- 弟弟德尹花12两银子买了董其昌临摹米芾的《天马赋》真迹(董其昌是明代书法大师,米芾是宋代"癫狂"书法家)。
- 有个叫鉴微的和尚故意写信给张𡵚老,谎称这卷子被外地人高价(50两)抢走了,其实是想挑事儿。
- 张𡵚老信以为真,写长诗抱怨德尹是"恶客",还故意不点名批评,其实暗藏嫉妒。
2. 书法赞美:
- 开篇先夸书法史:从张芝到米芾都是革新派,董其昌(华亭老宗伯)写字既有功力又有天赋。
- 说这卷《天马赋》像三百颗珍珠,弟弟倾家荡产买它,穷得只能走路回家,活像个"扬州仙"(穷开心的雅士)。
3. 戏剧冲突:
- 老和尚眼红,故意说这字值50两黄金,想哄抬物价。
- 张𡵚老听说后懊恼不已,既觉得弟弟痴迷书画太疯癫,又不得不承认他识货。
4. 文人幽默:
- 调侃弟弟去年生病卖古玩,像唐玄宗遣散宫女。
- 比喻他对书画的瘾头:像戒酒的人见酒流口水,像舔蜂蜜停不下来。
- 说张𡵚老写诗挑衅是"寸铁不用张空弮"(空拉弓不放箭),而弟弟早已带着宝贝溜走了。
5. 哲理升华:
- 最后升华到收藏观:好东西不必全占有,就像天地云烟不能私有。
- 用佛法"无我"调侃老和尚:既然万物皆空,何必计较字画归谁?
- 结尾预言:这场笔墨官司将来编诗集时,恐怕连当事人名字都不会留,一切终成笑谈。
全诗妙在把书画交易写成江湖故事,用"和尚挑拨""假装生气""穷酸买宝"这些生活化场景,展现文人既较真又豁达的矛盾心态。就像现在有人抢限量球鞋,朋友间互相调侃,最后悟出"喜欢不一定要占有"的道理,特别接地气。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