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堂前有杏花一株在脩竹之外殊有风味用昌黎韵

桃李未吐梅英空,杏花嫣然作小红。
孤城绝塞也不恶,一株绰有仙家风。
高枝半出脩竹外,醉脸略与江梅同。
夔州花木不多有,封殖嘉树知谁功。
春光忽到刺史宅,天气正在中和中。
不同浪蕊落瘴雾,自有甘露滋芳丛。
我来岁律惊两换,归兴遥指吴江枫。
曲江往事何足梦,愿为老圃安吾穷。
明年花开我何处,小园数亩箫台东。
苍苍烟雨记巫峡,酣酣诗句吟梅翁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杏花在修竹旁绽放的独特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开头用对比手法:桃花李花还没开,梅花已凋零,只有杏花娇艳地开着小红花。这种"错峰开放"的杏花显得格外特别,在荒凉的边塞小城里,这一株杏花却带着仙家气质。

诗人具体描写杏花姿态:高枝从竹林间探出,红艳的花瓣像喝醉的脸,和江边的梅花有几分相似。这里用拟人手法(醉脸)让花更生动。在花木稀少的夔州(今重庆奉节),能培育出这样的好树实属难得。

接着写赏花的环境:春光忽然照到官员的宅院,气候不冷不热正舒服。这里没有南方瘴气摧残花朵,反而有甘露滋润花丛。暗示诗人虽在偏远之地,却享受着宁静美好。

最后转入人生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又过了一年,想回江南老家(吴江枫暗示江南),但觉得追求功名(曲江指唐代科举胜地)已不重要,宁愿做个种菜老农安度余生。结尾用开放式提问:明年花开时自己会在哪里?可能是老家的小园,也可能在回忆巫山烟雨时写下醉人的诗句。

全诗妙在:
1. 用边塞孤城反衬杏花的仙气
2. 从赏花自然过渡到人生感悟
3. "醉脸"的比喻新鲜有趣
4. 结尾的时空跳跃引发遐想

诗人通过一株特别的杏花,表达了"处处皆可发现美"的生活智慧,以及看淡荣华、安享当下的豁达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