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赶路的场景,蕴含着对人生艰辛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后半夜月亮重新亮起来("魄载生"指月光再现),官道上依然有行人在赶路。这里用"犹自"二字暗示行人赶路的辛苦——连深夜都不能休息。
后两句抒情:十年来,远行人的眼泪都快流干了,却依然能听到月亮弯弯挂在天上的声音。这里"月子声"是诗人独特的想象,把无声的月光写成有声的存在,仿佛月亮在见证着征人的苦难。"不尽"二字既形容月光永恒,也暗指苦难没有尽头。
全诗妙在把月亮拟人化:月光重现像是月亮睡醒后重新值班,弯弯的月牙又像在对着人间叹息。诗人用月亮这个永恒的自然意象,反衬出人生漂泊的短暂与无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孤独感。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