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三首 其一 元日雾

元日昏昏雾塞空,出门咫尺误西东。人多失足投坑堑,我亦停车泣路穷。

欲斩蚩尤开白日,还排阊阖拜重瞳。小臣谩有澄清志,安得扶摇万里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年初一遭遇浓雾的压抑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愤懑与抱负。

开篇用"昏昏雾塞空"直接勾勒出遮天蔽日的浓雾,连出门都分不清方向。这里不仅是写实,更暗喻当时社会的黑暗混沌。人们像无头苍蝇般跌入坑洼,诗人自己也困在路尽头痛哭,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普通人在乱世中的无助。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展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他想像神话英雄蚩尤那样劈开迷雾(象征扫除社会黑暗),又渴望推开天门面见明君("重瞳"指舜帝,代表贤明统治者)。最后两句是无奈的自嘲:虽然怀着一腔热血要澄清天下,但哪有直上青云的东风相助呢?

全诗妙在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紧密融合。通过个人在雾中的困境,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迷茫;借神话典故抒发改革现实的理想,又清醒认识到势单力薄的现实矛盾。这种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的写法,让普通的生活场景承载了深刻的社会思考。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