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家泰士兄 其五

麑衣散发亦逢迎,高简空驰世外声。
岂有林宗能绝俗,自来巢父不知名。
稻粱人肯肥閒客(粤人谓白鹇曰“閒客”。),薇蕨天犹靳寡兄。
无限微辞写哀怨,湘累子姓总多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给家泰士兄的第五首,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丰富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首句“麑衣散发亦逢迎”,作者用“麑衣”(麑是一种小鹿,这里指小鹿穿的细毛衣)做比喻,形容自己不拘小节、洒脱自在的样子。“散发”则是形容头发散乱,不羁的生活态度。这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高简空驰世外声”,诗人提到自己追求高洁简朴的生活,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世外声”则是指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但这里“空驰”二字,透露出诗人虽然向往这种境界,但实际可能很难完全实现,这带有一定的无奈和感慨。

“岂有林宗能绝俗,自来巢父不知名”,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林宗”是一位古代的隐士,以超脱世俗著称。“巢父”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隐居者。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诗人向往像林宗和巢父那样的生活,但现实中很难像他们那样完全远离世俗,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给诗人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心酸。

“稻粱人肯肥閒客”,这里的“闲客”是指诗人自己,诗人说自己像白鹇(一种鸟类)一样,不会为稻粱(指生活所需)所累。粤人称白鹇为“閒客”,这里借用这种说法,进一步强调自己不为生活所累的生活态度。

“薇蕨天犹靳寡兄”,这里又用典,指古代隐士许由拒绝周朝的征召,以薇蕨为食,表示拒绝世俗的生活。诗人用“薇蕨”再次强调自己不慕名利,宁愿过简单朴素的生活。

“无限微辞写哀怨”,诗人用“微辞”(含蓄的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哀愁和忧伤。

“湘累子姓总多情”,湘累是指屈原,古代诗人屈原有“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的哀叹。这里诗人借屈原的“子姓”(后代)表达了对屈原及自身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暗示自己和屈原有相似的心境,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完全实现这种理想时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古时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