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清廉太守的小故事,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官员的廉洁品格。
前两句说:渔民偶然捕到一条名贵的鲥鱼(价值三百文钱),送给太守当晚餐。但太守坚持付钱买鱼,表示不能白拿百姓的东西。"击鲜"指宰杀活鱼,说明太守不是摆姿态拒绝,而是真的付钱买下。
后两句是点睛之笔:通过这个小事,说明太守清廉得像水一样透明。最后用"悬鱼"的典故(东汉太守羊续把别人送的鱼挂起来警示自己),但这里反其道而行——太守不是靠拒绝往来显示清廉,而是该付钱就付钱,该往来就往来,在正常交往中保持廉洁。
全诗妙在:
1. 用吃鱼的小事展现大品格
2. "清如水"双关既指品德,也暗合九江的水乡特色
3. 打破"清廉就要断绝往来"的刻板印象,展现更接地气的为官之道
4. 语言像聊天一样自然,没有说教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