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浒墅关却寄董太仆崇相四首(戊午) 其一

浒墅关前薄暮过,孤装穷客免讥诃。
榜人莫讶逢迎少,津吏繇来殿最多(同年生榷关不出)。
过雨洗铛㪺慧水,迎风倚棹按吴歌。
十年漂泊中宵梦,怕听霜林振鸟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漂泊十年的穷苦旅人傍晚经过浒墅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孤独与沧桑。

开头两句写实景:黄昏时分经过浒墅关,衣衫褴褛的独行客庆幸没人来盘问嘲笑。这里"免讥诃"三个字很妙,既说明旅人穷困到连关卡小吏都懒得搭理,又透露出他长期受人白眼的辛酸。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船夫别奇怪没人迎接我,这渡口的官吏向来最势利(暗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现在当官摆架子)。雨后用雨水煮茶,风中听着船夫的吴歌。这里"慧水"指雨水,把普通场景写得很有禅意;而听船歌的细节,又让漂泊的孤独感更浓。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十年漂泊就像半夜做的梦,最怕听见霜打树林时鸟巢摇晃的声音。这个结尾特别打动人,"霜林振鸟窠"既是眼前实景,又象征自己像无依无靠的鸟儿,连睡觉的窝都在风霜中摇晃,把漂泊者的无助感写得入木三分。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白开水泡的粗茶,初尝平淡,细品回甘。诗人把十年风霜雨雪都浓缩在一个黄昏的渡口场景里,让读者看到古代读书人功名不成、流落江湖的真实境遇。最精彩的是最后那个摇晃的鸟巢,简直是所有漂泊者共同的记忆符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