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华严洞

缘厓缭绕近青天,十步回头一竦然。
但觉群峰俱在下,忽临空洞更无前。
三年桓椁坚谁凿,半夜庄舟重莫牵。
便借石床逃酷暑,白云为幕称高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攀登华严洞的所见所感,用生动的画面和奇妙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生的感悟。

前四句写登山的过程和感受:
1. 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爬,感觉离蓝天越来越近
2. 每走十步就要回头看一眼,因为山路太险让人心惊
3. 爬到高处才发现,原来其他山峰都在自己脚下了
4. 突然来到一个空旷的山洞,前面再没有路了

后四句写在山洞里的联想和享受:
5. 看到山洞这么坚固,不禁想:这是谁花了三年时间凿出来的呢?(用"桓椁"这个棺材的典故,暗指山洞像个大石棺)
6. 又觉得山洞像庄子说的大船,重得根本拉不动(用庄子"藏舟于壑"的典故)
7. 干脆借山洞里的石床来躲避酷暑
8. 把白云当帐幕,在这里美美地睡上一觉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惊险的登山过程写得身临其境,又把普通的山洞想象得充满神话色彩。作者用"群峰俱在下"展现登高望远的快意,用"白云为幕"表现隐逸山林的闲适,把一次普通的登山游玩写得既刺激又浪漫。最后两句尤其有趣,把艰苦的登山变成了享受,体现了古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