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宾之闻谢鸣治自南京归得遗腹孙

乞身上章疏,挥手返故园。
依依赤城路,望见非里门。
恐负无后罪,行谋及诸昆。
邓攸亦偶尔,天道初无言。
呱呱者谁泣,无子乃有孙。
父兮今何人,敢任顾复恩。
幸哉北山梓,延绵此孤根。
遂令台南族,宗祀宛犹存。
故人闻远信,喜剧向予论。
感叹至终夕,未觉词语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人退休回乡后,意外得知自己有了遗腹孙的喜悦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退休返乡的惆怅
前四句像电影开场:老人递交辞呈挥手告别官场,沿着赤城路往家走,却发现故乡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这里用"望见非里门"的细节,生动表现了久别归乡的陌生感。

2. 后继有人的惊喜
中间八句是故事转折。老人原本担心"无后为罪",像古代邓攸那样绝后(邓攸是晋代因战乱失去子嗣的名臣典故)。突然传来儿媳生下遗腹孙的消息,"无子乃有孙"这句充满戏剧性——虽然儿子已逝,但血脉得以延续。用婴儿"呱呱"的哭声与"北山梓"(比喻家族)的意象,传递出生命延续的欣慰。

3. 老友分享的温情
最后四句转到现实场景:老友特意来告知这个好消息,两人兴奋地聊到深夜。这个结尾特别生活化,就像我们现代人接到喜讯后,忍不住要和好朋友煲电话粥分享快乐。

全诗妙在把人生三大幸事——平安退休、家族延续、知己相伴,用质朴的语言串联起来。最打动人的是"敢任顾复恩"这句:老人怀着敬畏接手抚养孙子的责任,这种既欣喜又忐忑的心情,任何经历过隔代抚养的人都会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