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于

商于朝雨霁,归路有秋光。
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
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
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
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旅途中的风景画,同时暗含历史典故和人生感慨。

前四句写景:雨后初晴的商于道上,秋光正好。山坳里的猿猴在采摘果实,受惊的麝鹿跳过岩石时留下了香气。这里用动物的小动态,生动展现了山野的生机。

中间四句转入议论:诗人看到地势险要,联想到历史上张仪用欺诈手段割地的故事,以及秦末隐士绮里季保全自身的智慧。这里通过历史典故,暗含了对权力争斗的讽刺和对明哲保身的思考。

后四句又回到眼前景:清澈渠水倒映月光,古庙前黄叶覆霜。最后望着流动的云彩,思绪飘向都城。这里用"看云意"的意象,巧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绪——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又不得不前往政治中心的无奈。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清新明快的山水画面,突然切换到历史沉思,最后又回到现实,在云卷云舒中留下余韵。诗人把旅途所见、历史所想、心中所感完美融合,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