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核心思想是"知足常乐"。诗人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告诉我们:
1. 吃穿用度方面:能吃飽就行,衣服能保暖就好,不必追求山珍海味和绫罗绸缎。就像现在很多人说的"够用就好",不必盲目攀比。
2. 寿命长短方面:瘦弱的人不一定短命,贫穷的人也可能有福气。这是在打破世俗的偏见,说明外在条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福气。
3. 用两个生动的比喻: - 老乌龟不会羡慕祭祀用的牲畜(虽然它们吃得好但会被宰杀) - 弯曲的树木不会和桃李争春(虽然不开花但能活得长久) 这两个例子都在说:不要羡慕表面的风光,安稳自在才是福。
4. 最后点明主题:按照自己的方式安心生活,不必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就像现在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整首诗就像一位智慧老人在聊天,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不需要太多外在的东西,内心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思想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尤其可贵,提醒我们不要被消费主义裹挟,要学会简简单单地生活。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