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刘从广的官员调任洺州时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前两句"汉家英俊士,衮衮出金阊"用"英俊士"夸赞刘从广是杰出人才,"衮衮"形容他气度不凡,"金阊"指苏州城门,暗示他从繁华之地出发。这里通过对比突显了主人公的非凡气质。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刘从广的仕途经历:他长期担任要职("久袭通侯籍"),现在又升任太守("新腰太守章")。洺州地处古赵国故地("畛封连故赵"),有清澈的漳河流经("庐井带清漳"),这些地理描写既点明赴任地点,又暗示那里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最后两句最富诗意:想象春天里,刘从广在仪仗队的鼓乐声中赴任("春色迎铙吹"),沿途美景会让漫长的旅途变得轻松愉快("应忘道路长")。这里用春日美景象征仕途光明,用"忘道路长"表达对友人克服困难、前程似锦的祝愿。
全诗通过赞美主人公才能、描述赴任途中的风光,表达了真挚的送别之情。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温馨的想象——在美好春景中,连漫长路途都会变得轻松愉快,这种温暖的祝福让整首诗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息。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