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其一

檐雀啾啾无歇时,几回衔食喂雏归。
羽毛长得完全后,子母东西各自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麻雀育雏的自然现象,隐喻了人间亲子关系的本质。屋檐下的麻雀叽叽喳喳不停忙碌,一次次衔食回巢喂养幼鸟,这个画面就像人类父母不辞辛劳地养育子女。但最妙的是后两句——当小鸟羽毛丰满后,母子便会各奔东西。这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生活真相:养育的本质是为了分离。

诗人通过这个日常场景,巧妙展现了生命传承的规律。父母倾尽心血将孩子抚养成人,而孩子终将独立远行,这种既温暖又略带伤感的自然法则,正是人类与动物共通的生存智慧。全诗没有说教,却让人在平凡的麻雀故事中,体会到亲子关系中"付出不求回报"的崇高,以及生命独立成长的必然性。这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深意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顾逢

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