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宫赞

门对远岑(宋本作峰)青,常时亦懒扃。
久贫惭嗜酒,多病负穷经。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
蜀庄何足问,惟解事⑴沉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隐士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淡泊宁静的精神世界。

前两句写居住环境:大门正对着远处青翠的山峰,但主人平时都懒得关门。这里用"懒"字生动表现了主人与世无争、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中间四句是生活写照:长期贫困让他不好意思总喝酒,体弱多病又耽误了研读经典。秋天白鹤的足迹显得格外安静,正午松树的阴影刚好形成天然的凉亭。这些细节透露出主人虽然清贫多病,却能在自然中找到慰藉,把简朴的生活过得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用典:不必问蜀地隐士庄子的故事,我只懂得沉浸在这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中。这里表达了主人甘于寂寞、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通过日常景物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困境中保持精神独立、在简朴中寻找生活情趣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不慕荣利、安于平淡的生活智慧,以及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美好的生活态度。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