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官员在夏日金陵(今南京)处理公务的日常片段,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早来留得气清明,吏捧军书课日程":官员早早起床,趁着清晨头脑清醒时开始工作。下属捧着军事文书进来,他按日程开始批阅。这里突出了官员的勤勉和公务的繁忙。
后两句"秉烛搀先书押了,闲攲凉枕数残更":他点着蜡烛赶着把紧急文书先批完,完成后悠闲地靠着凉枕,数着更鼓声等待天亮。"秉烛"说明工作到深夜,"搀先"体现轻重缓急,"数残更"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既表现夜已深沉,又透露出完成工作后的片刻轻松。
全诗妙在通过"早来-秉烛-数残更"的时间线索,把官员从早忙到晚的一天压缩在四句诗中。最后"闲攲凉枕"的惬意与前面忙碌形成反差,让人感受到公务人员忙里偷闲的小确幸。诗中"清明""凉枕"等夏日意象的运用,既点明季节,又给繁忙的工作场景增添了一丝清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