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黄门李推府京华冬夜酌别诗次韵

月上离筵夜停烛,霜满寒柯鸦竞宿。登科曾喜花共簪,待漏终期佩联玉。

一尊莫慰征车早,欲挽银河助倾倒。直道无忧行路难,旸谷云开碧天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送别的场景,充满了离愁与豪情交织的复杂情感。

前四句写离别场景:月亮升起时,饯别的宴席即将结束,蜡烛也熄灭了。寒霜挂满树枝,乌鸦争相归巢(用乌鸦归巢反衬人的离别)。诗人回忆起和朋友一起考中进士的喜悦("登科"指考中进士,"花共簪"是当时中进士后戴花的习俗),也期待将来能在朝廷并肩工作("待漏"指官员清晨等待上朝,"佩联玉"象征官位)。

后四句写送别心情:一杯酒不足以安慰即将远行的朋友,恨不得把银河拽下来当酒痛饮(用夸张手法表现不舍)。诗人安慰朋友:只要坚持正直之道("直道"),前路就不会艰难。最后以黎明景象作结:朝阳升起的地方云开雾散,碧空如洗("旸谷"是传说中日出之处,"皛"形容明亮),暗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全诗特色在于:
1. 用冬夜凄清景物烘托离情(霜、鸦)
2. 通过今昔对比展现深厚友谊(回忆登科,期待重聚)
3. 豪放想象冲淡愁绪(拽银河、碧天皛的壮阔意象)
4. 在送别中寄托人生理想(直道无忧的劝勉)

最动人的是那种"既不舍又祝福"的矛盾心情,既有"恨不得喝干银河"的夸张表达,又有"云开日出"的积极展望,让离别的忧伤中透着温暖的力量。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