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圃散策
花径雨后凉,树声风外战。
杖屦顿轻松,儿女同行散。
少者前已失,老者后仍倦。
隔林吹笑语,相闻如对面。
明明去人近,眇眇弥步远。
松杉满地影,一瞬忽不见。
仰观紫日轮,偶度白云片。
佳处留再来,前山未须遍。
杖屦顿轻松,儿女同行散。
少者前已失,老者后仍倦。
隔林吹笑语,相闻如对面。
明明去人近,眇眇弥步远。
松杉满地影,一瞬忽不见。
仰观紫日轮,偶度白云片。
佳处留再来,前山未须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漫步后花园的闲适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趣味。
开篇用"雨后凉"和"风吹树叶"的细节,立刻让人感受到夏日雨后的清爽。诗人拄着拐杖、穿着便鞋,带着孩子们散步,这种家常场景特别亲切。有趣的是,孩子们跑得快不见了踪影,老人却走得慢还觉得累,这种老少对比既真实又温馨。
中间部分写得特别生动:明明听到树林那边家人的说笑声,感觉就在对面,但实际走起来却觉得路挺远。这个细节把散步时的空间错觉写得活灵活现。地上晃动的树影,一眨眼就找不到了,这种转瞬即逝的景象捕捉得很精准。
抬头看天的描写也很有画面感:太阳像紫色圆盘,偶尔飘过几片白云。这种对日常景物的诗意观察,把普通时刻变得特别美好。最后诗人说"好地方可以再来,前面的山不必一次走完",这种留有余地的态度,透露出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家庭散步视频,既有欢声笑语的温馨,又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更藏着"慢慢享受生活"的哲理。最打动人心的,就是这种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的能力。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