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太守(光裕)郧关花柳图

周郎作宰我入关,有似贺监逢青莲。
我官京师君入觐,一别几年惊问讯。
仍围华烛倒清尊,未见飞霜著青鬓。
星离雨散又十年,年华半老官频迁。
从军细读仲宣句,跃马欣看祖逖鞭。
一麾行部商山麓,万里长城汉江曲。
亚夫壁垒自家传,公瑾风流在人目。
八年奏绩辞郧关,短衣匹马寻云山。
墨衰孝子追驹隙,白面书生换鹖冠。
朅来谒帝重持节,莫负凌烟好风骨。
画中花柳似江南,我欲因之息车辙(时拟乞假南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周光裕(周太守)的赠别之作,通过回忆两人多年的交情和人生际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初识与重逢(前四句)
开头用"周郎作宰我入关"比喻两人相识,就像唐代诗人贺知章遇到李白一样投缘。后来作者在京城做官,周光裕进京朝见,两人久别重逢,在烛光下把酒言欢,发现彼此还未衰老("未见飞霜著青鬓"),充满欣慰。

2. 十年沧桑(接下来四句)
用"星离雨散"形容分别后的十年里,两人都已中年("年华半老"),官职也多次变动。这里提到王粲(仲宣)的从军诗和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暗示周光裕像这些历史人物一样有抱负。

3. 赞美友人的功绩(接下来六句)
描写周光裕在商山、汉江一带为官时的政绩,把他比作汉代名将周亚夫(治军严明)和三国周瑜(风流儒雅)。"八年奏绩辞郧关"指周光裕任职八年后离开郧阳,此时他已从"白面书生"变成戴武官帽子(鹖冠)的成熟官员。

4. 赠图与归隐之思(最后四句)
周光裕即将重新赴任,作者劝他保持"凌烟阁功臣"般的风骨。画中的江南花柳让作者萌生归隐之意("息车辙"指停车不再奔波),暗示自己也想请假回乡。

诗歌亮点
- 用"贺监逢青莲""亚夫壁垒""公瑾风流"等典故自然贴切,既赞美友人,又暗合其姓氏(周)。
- "飞霜著青鬓""年华半老"等表述生动呈现中年心境。
- 结尾由画及情,将离别、仕途、思乡等情感巧妙融合。

核心情感
通过回顾三十年交情,既为友人的成就骄傲,又流露出对宦海浮萍般人生的淡淡疲倦,最后借画中江南景致寄托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全诗像一封充满温度的老友记,有回忆,有勉励,也有未说出口的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