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叔父慎郡王挽辞十韵
同庚亦契韵,年少久相随。
膝下陪闻礼,床前领弄饴。
后来虽各学,时复有联词(见乐善堂全集中)。
及我亲机政,惟王合表仪(乙卯冬由贝勒晋封郡王)。
嘉言闻进牍,硕画见司旗(曾命管理旗务)。
閒趣兼工画,清辞独剩诗。
晚年务置醴(用杜甫句),双鬓早添丝。
都为(去声)一儿弃,遂教百事隳。
未能规子夏,因与继孙枝(王早失子无嗣因命皇六子出嗣祀事)。
叔辈晨星在,顾瞻宁弗悲。
膝下陪闻礼,床前领弄饴。
后来虽各学,时复有联词(见乐善堂全集中)。
及我亲机政,惟王合表仪(乙卯冬由贝勒晋封郡王)。
嘉言闻进牍,硕画见司旗(曾命管理旗务)。
閒趣兼工画,清辞独剩诗。
晚年务置醴(用杜甫句),双鬓早添丝。
都为(去声)一儿弃,遂教百事隳。
未能规子夏,因与继孙枝(王早失子无嗣因命皇六子出嗣祀事)。
叔辈晨星在,顾瞻宁弗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悼念他的二十一叔父慎郡王所作,用平实的语言回忆了两人深厚的感情和叔父的一生。
开篇先写两人虽是叔侄却情同兄弟——年纪相仿又志趣相投,从小一起长大。小时候自己(乾隆)常跟在叔父身边学习礼仪,叔父也会像哄孩子般给自己零食吃。长大后虽然各自忙碌,但仍会一起写诗唱和(这些诗都收录在乾隆自己的诗集里)。
接着用具体事例展现叔父的才能:当自己开始处理朝政时,叔父因品行端正被晋升为郡王;他管理军队时既能提出好建议,又能实际带兵;闲时擅长绘画,还留下不少清新诗作。但这样优秀的人晚年却因丧子("一儿"指独生子)而意志消沉,头发早早斑白,许多事都荒废了。
最后流露深切惋惜:叔父没能像古代贤人子夏那样走出丧子之痛(子夏丧子后哭瞎眼,被曾子批评不爱惜父母给的身体),自己只好过继儿子给他延续香火。现在长辈们像晨星般接连离世,每次想起都忍不住悲伤。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普通人回忆逝去的亲人:记得他爱吃的点心(弄饴),惋惜他因丧子消沉,最后过继孩子给他养老送终。这种充满生活细节的皇家亲情,反而比官方悼文更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