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无悔惜梅

雪拥寒门鹊不来,江南春信小迟回。
遥知诗力生春早,一抹江梅趁眼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将尽、春意初萌的画卷,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前两句写实景:大雪堵住贫寒人家的门,连喜鹊都不来报春,江南的春天似乎来得比往年更晚些。"寒门"既指真实的柴门,也暗含生活清贫的意味;"鹊不来"用鸟雀不至的细节,突出冬日的冷寂。但"小迟回"三个字透露玄机——春天只是稍稍迟到,并非缺席,为下文埋下伏笔。

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眼前还是寒冬,但诗人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气息。他想象远方江边的梅树已经开花,那抹亮色仿佛突然跃入眼帘。"诗力生春"是妙笔——不是春天催生了诗兴,反而是诗人的想象力让春天提前降临。最后"趁眼开"尤为生动,好像梅花是瞅准时机突然绽放,要给诗人一个惊喜。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实际环境仍是冰天雪地,但通过诗人的眼睛和想象,我们提前看到了春天的色彩。这种在困顿中依然保持希望的生活态度,以及善于发现细微美好的能力,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像冬天里想象一朵花开,生活往往需要这样的诗意来温暖现实。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