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松隐静无事,松竹惟参差。
避热卧其间,绿荫回凉吹。
水云不相远,起坐常自怡。
此心益浩然,西风生桂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林中避暑纳凉的闲适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之美。

前四句写的是松树和竹林构成的清凉世界。松树静静地矗立着,与参差的竹林相互映衬。诗人为了躲避炎热,躺卧在这片绿荫下,感受着凉风吹拂的惬意。这里用"松隐静无事"的拟人手法,让松树有了隐士般的超然气质。

中间两句"水云不相远,起坐常自怡"写出了诗人随性的生活状态。水和云这些自然景物近在咫尺,诗人或坐或卧都感到自在快乐。这种简单的生活细节,却透露出深深的满足感。

最后两句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浩然"二字让人联想到孟子的"浩然之气",表现出一种坦荡豁达的精神境界。而"西风生桂枝"的意象,既点明了初秋的时令,又以桂枝暗喻高洁的品格。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对松竹、绿荫、水云等寻常景物的白描,营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清凉世界。诗人在这里找到的不仅是身体的凉爽,更是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种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