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即将赴京任职的场景,展现了知识分子的抱负与气节。
前四句通过具体场景展现教授的教学成就:在地方学堂执教三年("泮水"代指学校),传承儒家学风("洙风"指孔子故乡的风范)。他俯身倾听学生提问时,常因感动而神色动容。这里用"岭雾难隐豹"的比喻,说优秀人才就像雾中的豹子终究藏不住光芒;"岩云得从龙"则暗喻教授终于等到了追随明主(朝廷)的机会。
后四句转为对教授才能的赞叹:人们早就钦佩他独一无二的才华,如今名声终于传到皇帝耳中("九重"指皇宫)。最后两句最见气魄:不必再问汉阳(可能指教授原任职地)的情况,因为大丈夫的功业本就该凭胸中才学去开创。这个"拂袖"动作特别传神,既表现洒脱,又暗含对更高理想的追求。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气质的融合:既有传统文人"得遇明主"的期待,又充满"凭真本事闯天下"的豪情。特别是结尾处,把知识分子的职业晋升,升华成了关于人生价值的宣言,让普通的送别诗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