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士建中屯田居此君年六十请致仕所居蔽风雨而已

市朝隐非一,躁静理不同。
多君金闺彦,远有山林风。
千钟卧名利,三径入蒿蓬。
似是于陵子,又云张长公。
相望千年外,独得环堵中。
自古用先进,谁当驻飞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隐居生活的景象,通过对比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敬佩。

首先,诗人提到“市朝隐非一,躁静理不同”,意思是说,隐居的生活和世俗的生活不同,它们追求的道理也不一样。这表明诗人认为隐居生活更符合内心的宁静和追求。

接着,“多君金闺彦,远有山林风”赞扬了那些身处朝廷中的官员,却能在繁忙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如同远离尘嚣的山林一样清新。这里的“金闺彦”指的是朝廷中的才子。

然后,“千钟卧名利,三径入蒿蓬”描绘了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他们虽然得到了财富和地位,但内心却无法像隐居者那样宁静。而“三径入蒿蓬”则形象地描述了隐居者的生活环境,简单而朴素。

诗人用“似是于陵子,又云张长公”来赞美隐居者,于陵子和张长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这表明诗人认为隐居者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智慧。

“相望千年外,独得环堵中”意味着,虽然历史上有许多隐士,但这位隐居者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实属难得。

最后,“自古用先进,谁当驻飞鸿”表达了对这位隐居者的敬佩,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先知,能够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智慧的崇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