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王兴道早岁休官作易安奚疑二室要余作诗 其二

朽骨枯茎未必灵,行藏何苦访君平。
问津世路心先懒,买地江干计已成。
解向急流求勇退,便知幽事合关情。
裕陵将种今谁在,但恐君王问姓名。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选择和放弃权力的观念。作者通过对早岁休官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探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接下来我逐句分析:

1. “朽骨枯茎未必灵”: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认为即使身体衰老甚至死亡,也不一定意味着失去了价值和灵性。这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肯定,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尊重。
2. “行藏何苦访君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困惑和迷茫。作者觉得人们何必像君平一样寻求人生指南,应该根据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的道路。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选择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追求。
3. “问津世路心先懒”: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世界的淡漠心态,他的心境已经达到了不求名利、无所牵挂的境界,体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
4. “买地江干计已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规划,他已经在江边买地,准备过上隐居的生活。这种选择体现了作者对权力、地位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 “解向急流求勇退”: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激流勇进时选择退出的勇气,他明白在关键时刻选择退出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这种选择表明作者对人生选择的独特理解。
6. “便知幽事合关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认为隐居生活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体验生活的美好和深意。这种选择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7. “裕陵将种今谁在”: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和追忆,暗示现实中缺少像他们那样的英雄人物。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8. “但恐君王问姓名”:这句诗表达了在放弃权力后,作者对于君王可能的关注或询问的担忧和恐惧。这种担忧反映了作者对权力、地位的淡泊并非无所顾忌,而是他明白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并愿意为此承担可能的后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独立思考和选择,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生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