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夜听砧

秋闺夜静捣衣裳,袅袅砧声出洞房。带月影疏燕塞柳,随风飘落蓟门霜。

愁看烽火音书绝,欲寄关山道路长。不信去时闱已缓,试凭宵梦到辽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闺中女子捣衣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孤独与思念。

开头两句写女子在寂静的秋夜捣衣,砧声从房中传出。"袅袅"二字让声音显得轻柔悠长,暗示着女子内心的绵长愁绪。

中间四句用景物烘托情感:月光下柳影稀疏,秋霜随风飘落,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愁看烽火"直接点明女子因战事而担忧,书信断绝更添焦虑。"关山道路长"则表现了她与远方亲人相隔千里的无奈。

最后两句写女子不愿相信丈夫出征已久,只能在梦中追寻他的踪迹。"辽阳"是当时的边塞要地,暗示丈夫可能正在戍边。这里用梦境表达思念,显得含蓄而深情。

全诗通过捣衣声、月光、秋霜等意象,将女子的思念与边关战事巧妙结合,既展现了秋夜的静谧,又传递出战乱年代普通人的离愁别绪。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感受到古代女性在战争背景下的坚韧与柔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