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祠堂斋戒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四季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感慨。
前两句写祠堂斋戒时的场景:傍晚的祠堂里,人们争相欣赏盛开的鲜花,这些花红得像火一样灿烂。这里用"火齐堆"形容花的繁茂艳丽,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慨:自己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健壮(黄犊指小牛,象征青春活力),只能任由时光飞逝(白驹指太阳,象征时间)。刚欣赏完繁花(木栗留指布谷鸟,暗示春天),转眼又看到绿叶成荫(鶗鴃指杜鹃鸟,暗示夏天到来)。这里通过季节快速更替,暗喻人生短暂。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态度:遇到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就要喝酒尽兴,不必在意花开花落。这体现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也暗含对光阴易逝的无奈。
全诗用花开花谢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盛衰无常,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让读者自己体会人生哲理,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