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集定慧寺时自金陵暂归

共喜中秋河汉明,东林坐见月华生。
青天不染金波冷,古寺无人玉漏清。
竹柏空阶交藻影,蛩蒐深巷杂砧声。
故乡番作思家梦,此夜长安儿女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中秋夜回到故乡定慧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人生感慨。

前四句写中秋夜景:诗人与亲友欢聚,共赏明亮的银河。坐在东林寺中,看着月亮缓缓升起。夜空清澈无云,月光像金色的波浪洒下,古寺里安静得能听见更漏(古代计时器)的水滴声。这里用"金波"形容月光,用"玉漏"的清脆声反衬寺庙的幽静。

中间两句写周围环境:月光透过竹柏在台阶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深巷里蟋蟀的鸣叫与捣衣声交织在一起。"藻影"形容月光像水草般摇曳,"蛩蒐"指蟋蟀,这些声音更衬托出夜的静谧。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明明已经回到故乡,却因为长期在外漂泊,反而像在做思乡的梦。这个中秋夜,诗人像长安的游子一样,涌起对家人的思念。这种"在故乡却思乡"的矛盾心理,深刻表现了长期离乡者的复杂情感。

全诗通过月光、古寺、竹影、虫鸣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幽静的意境,最后用反转手法(回乡却思乡)道出游子心声,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