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柬张敦复学士

涉海渺江湖,登山小陵阜。
一升君子堂,高深亦何有。
负墙思请业,寸心缄已久。
迟钝良足矜,有怀徒呐口。
岂期辱降阶,为容及枯朽。
猥以生平欢,加之贱私某。
而我亟习仪,局促失所守。
及门忘请退,拾级昧趋走。
未解奉雉腒,遑知泽剑首。
俯惭礼数疏,仰愧交知厚。
所冀宽其诛,包荒庶有取。
大匠将枉材,纳污在川薮。
俾得竭区区,终以事左右。
丛尤发可擢,省愆颜有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张敦复的一封谦逊自省的信,用登山涉水的比喻,表达了自己面对学识渊博的朋友时内心的忐忑与敬重。

开头用"涉海""登山"形容自己为求学问不畏艰险,但到了朋友家(君子堂),却觉得自己的学识像小土坡一样浅薄。作者想请教问题,却因为嘴笨(迟钝)而不好意思开口。没想到朋友主动下楼迎接,还热情招待自己这个平庸之人(枯朽、贱私某)。

接下来作者描述自己的窘态:因为紧张而手足无措(局促失所守),忘记礼仪进退,连基本的礼节(奉雉腒是古代见面礼)都不懂。他既惭愧自己礼数不周,又感动于朋友的厚待,只希望对方能宽恕自己的过失(宽其诛)。

最后用"大匠""川薮"比喻朋友胸怀宽广,能包容自己这样的小人物。作者希望能继续追随学习(事左右),哪怕被指出错误(丛尤发可擢)也心甘情愿,每次反省都感到脸红(省愆颜有忸)。

全诗展现了传统文人间"以文会友"的真诚:既有对学问的敬畏,也有对友谊的珍视,更可贵的是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这种谦逊好学的态度,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依然值得借鉴。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