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诗慨然有作
穰穰今昔人,天地为席幕。
富贵多忧虞,贫贱常落魄。
投网恐不深,谁能解其缚。
身非金石坚,万端自消铄。
志愿何穷极,如剥新笋箨。
人生道力浅,随处得沉著。
夙昔有微尚,苦欲谢羁络。
常恐众人是,惘惘吾独错。
我爱陶徵君,胸次颇寥廓。
忘情寄曲糵,避世憩泉壑。
岭上白云飞,松间夕阳落。
三讽陶家诗,微知颜子乐。
富贵多忧虞,贫贱常落魄。
投网恐不深,谁能解其缚。
身非金石坚,万端自消铄。
志愿何穷极,如剥新笋箨。
人生道力浅,随处得沉著。
夙昔有微尚,苦欲谢羁络。
常恐众人是,惘惘吾独错。
我爱陶徵君,胸次颇寥廓。
忘情寄曲糵,避世憩泉壑。
岭上白云飞,松间夕阳落。
三讽陶家诗,微知颜子乐。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人生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向往。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写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人们像参加永不散席的宴会,在天地间忙碌。富贵者忧虑重重,贫贱者困顿失意。就像陷入渔网的鱼,越挣扎缠得越紧。人的身体不像金石般坚固,各种欲望却在不断消耗生命。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写自我反思:人的欲望像剥不完的笋壳层层涌现。因修行不够,常被世俗牵绊。虽然内心向往自由,却害怕与众人不同,这种矛盾让人迷茫。
第三部分(后八句)集中赞美陶渊明:欣赏他开阔的胸襟,借酒忘忧、隐居山水的洒脱。用"白云飞""夕阳落"的意境,表现陶渊明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最后点明读陶诗的感受——体会到颜回那种安贫乐道的境界。
全诗通过现代人"活得很累"与陶渊明"活得自在"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内心是否超脱。诗中"渔网""笋壳"等比喻生动贴切,末尾的山水画面更是给人强烈的精神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