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吴门)的风景与听歌时的感慨,情感细腻而富有画面感。
前两句“如怜行路客,莫唱《竹枝词》”像是诗人对歌者的温柔请求:如果同情我这个漂泊的旅人,就别唱那忧伤的《竹枝词》了——暗示歌声会触动他的乡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意象勾勒苏州的景致:柳树掩映着梁鸿(东汉隐士)的坟墓,繁花簇拥着伍子胥的祠堂,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接着笔锋转到歌舞场景:春日里歌女摇扇的节奏轻快,而月落时舞者的动作却显得迟缓,一急一缓之间,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惆怅。
最后两句点明心境:当听到《天宝》乐曲时(可能暗指唐玄宗时期的盛世挽歌),晚风中的诗人不禁涌起对往昔的沉思。全诗通过听歌的体验,将历史遗迹、自然风光与个人感怀巧妙融合,既有对苏州人文景观的描绘,又流露出旅人淡淡的哀愁,读来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