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丁观加先生《太行深秋》

古道西风入莽苍,艰哉曲阪负斜阳。
孤征哪管河声远,但踏枫林嘶晚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太行山深秋时节的苍茫景象,充满孤独坚韧的旅行者情怀。

前两句"古道西风入莽苍,艰哉曲阪负斜阳"勾勒出整体画面:古老的驿道延伸向远方,萧瑟的西风卷过苍茫山野,蜿蜒的山路艰难地盘旋,背负着即将沉落的夕阳。这里用"莽苍"形容山野的辽阔苍凉,"负斜阳"的拟人手法让山路有了生命力,暗示旅途的漫长艰辛。

后两句"孤征哪管河声远,但踏枫林嘶晚霜"聚焦旅人形象:孤独的赶路人不在乎远处河流的声响,只顾踩着沙沙作响的枫叶前行,马蹄踏碎傍晚的寒霜发出嘶鸣。"哪管"二字显出旅人的专注决绝,"嘶"字既写马蹄声,又暗含一种倔强的意味。

全诗通过"古道、西风、斜阳、枫林、晚霜"等典型秋景意象,营造出深秋太行特有的寂寥壮美。那个不管不顾独自前行的旅人形象,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点缀,也象征着人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前行的精神。诗中"艰哉""孤征"等词不着痕迹地透露出对生命坚韧的赞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