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万士鸣的朋友的,他当时刚辞官归隐。全诗用亲切自然的口吻,表达了对朋友选择隐居生活的赞赏和关心。
前四句说:真为你高兴,能在五十岁就实现了隐居的心愿。现在你可以尽情享受山水之乐,住在清幽的竹林水边。这里用"烟霞壑"、"水竹居"描绘出远离尘嚣的隐逸环境,充满自然野趣。
中间两句写隐居生活的日常:可以随意在草地上摆酒畅饮,像古代隐士长沮、桀溺那样聊聊农耕之事。通过"藉草"(以草为席)、"话耕"这些细节,展现出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是贴心的嘱咐:关键是要注意饮食起居,闲来无事也别太费神写书了。这里既有关心朋友健康的温情,也暗含对隐居生活真谛的理解——真正的隐逸是放下所有世俗追求,包括著书立说这样的文人习惯。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拉家常,但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朋友的关怀都表达得真挚动人。特别是最后两句的叮嘱,让整首诗的温情指数直线上升,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含蓄关怀方式。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